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新闻动态

推荐新闻

新澳门新葡萄娱乐“十三五”发展规划

发布者:新澳门新葡萄娱乐  发布时间:2016-09-05  浏览次数:2993

“十二五”期间,新澳门新葡萄娱乐在学校党政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把握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建设高水平大学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机遇,结合学校创建地方性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社会服务、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办学规模趋于稳定,质量不断提升,教学场地设施条件大幅改善,竞技体育水平快速提高,发展卓有成效。

2011年至2020年是新澳门新葡萄娱乐专业建设、师资队伍转型发展至关重要的十年。为达到既定目标,并推动学院又好又快发展,在深入总结学院“十二五”发展成就与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皖教秘【2015】43号及新澳门新葡萄娱乐校发【2015】9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发展规划执行情况

1、专业规模。新澳门新葡萄娱乐分设社会体育、休闲体育两个专业。休闲体育本科专业自2003年开始招生,招生规模稳步保持在每个专业每个年级80人,现有学生553人。可以说,随着这几年专业招生在安徽省考生中的认同,招生人数的保证,专业教育已初具规模。

2、师资队伍。“十二五”期间,新澳门新葡萄娱乐本着“稳定、培养、引进”的人才工作措施,以学科建设为目标,以加快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全面提高师资队伍思想业务素质为基础,全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精干高效、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14人,讲师12人,助教13人;博士2人,硕士33人。其中,“双能型”教师比例达到66%。

3、科研成果。学院积极鼓励高学历、高职称教师,中青年教师组成科研团队,科学谋划,强化执行力,结合徽州民俗传统体育文化,着重从科学组织整合、构建科研平台、争取高层次项目等方面开展工作,明确科研突破方向,鼓励学科交叉。通过科研团队努力我院获得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以及省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23项,发表科研论文77篇。

4、体育竞赛。十二五期间,多次参加全国大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全国速度轮滑(场地)锦标赛、安徽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安徽省大学生篮球联赛、安徽省少数民族运动会、安徽省全民健身展示大会、黄山市迎新春健康跑等国家级、省级、市级体育赛事,荣获13金、10银、18铜的好成绩。

5、职业技能培训2011年,被批准为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基地(NO.B.64003012017), 2012年,被批准为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2013年被授予“中国轮滑运动示范学校”。“十二五”期间,面向社会培训了74名游泳救生员(五级),34名网球社会体育指导员(初级)、60名健美操社会体育指导员(中级)、469名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2名国家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为黄山市的社会体育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6、服务社会。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的战略部署,学校按照“量力而行、扎实推进、有序开放、服务地方”的原则,学校将现有南、北校区室外塑胶田径场地、篮球场地、网球场地、羽毛球场、排球场等有序对外开放。

近年来,新澳门新葡萄娱乐与黄山市电力公司、人社局、移动公司、电信公司、纵横幼儿园、烟草局、实验小学等多家单位签订协议,为其提供40余次无偿、低偿场地租借服务,所得费用均如数上缴学校财务处。

7、社会实践。近五年来,学校每年选派500余名学院学生,志愿服务世界武术锦标赛、黄山国际登山节、全国游泳锦标赛、全国少儿游泳锦标赛、全国羽毛球甲级联赛等全国性体育赛事以及黄山市全运会、中考体育加试、迎新春健身跑等裁判工作。

8、办学条件。“十二五”期间,学校给予了新澳门新葡萄娱乐大力的支持,教学、办公条件不断改善。新建了风雨操场及室外体育场地,体育教学设备完善;办学基本条件较好地满足了教学的需要。

二、“十三五”发展的工作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遵从“教人求真 学做真人”的校训,紧紧围绕学校创建地方性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研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努力推动学院良性发展。

(二)主要思路

根据国家教育、体育发展的总体规划,以提升学科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教育教学改革为基础,以提高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为关键,切实发挥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四大功能,加快推进特色鲜明的专业建设,服务于安徽省体育事业的发展。

(三)总体目标

1、专业建设

按照传统专业与时俱进、新兴专业发展壮大的总体目标,科学定位社会体育、休闲体育专业特色和建设重点,多层次、多领域、全方位深入调研同类高校新澳门新葡萄娱乐,发挥独特地域优势,结合底蕴深厚的徽州传统体育文化,构建结构合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为学科科学化、可持续化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条件。

按照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地方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分类发展的意见》(皖教高〔2014〕17号)文件精神,根据《新澳门新葡萄娱乐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新澳门新葡萄娱乐将依托地域优势,紧密对接旅游产业链,集聚黄山市丰富的旅游资源,进行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体育旅游专业体系,进一步推进我院应用型专业群建设,按照准确定位、注重内涵、突出优势、强化特色的原则,推进培养模式、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专业发展重要环节的综合改革,促进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整体提升,全面服务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2、人才培养

坚持将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根据教育部体育课程改革要求与阳光体育实施方案,深化大学体育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结构、优化培养方案,通过教学、科研、社会实践以及赛事的有机结合,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相互配合,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提高专业水平,强化能力培养,争取在手球、武术、羽毛球等赛事上有更大突破;提高教学与科研的密切结合,引导教师带动大学生申报教研课题,实现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争取“十三五”期间,申报4-6项省级科研课题,1-3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3、师资队伍

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坚持自主培养和人才引进相结合,完善有利于优秀人才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十三五”期间,打造一支与特色鲜明的专业发展相适应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积极推动“双师型”教师的优化培养,引进8-10名运动人体科学、运动训练专业(包括体能训练、康复、时尚类体育项目)的专任教师,进一步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推荐2-4名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每年选派3-6名教师参与各类培训及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以此持续改善教师队伍的学历、学缘结构,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4、科学研究

加大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以及省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重点项目申报的组织力度,力争在“十三五”期间,着重从科学组织整合、构建科研平台、争取高层次项目等方面开展工作,通过科研团队努力,申报1-2项国家级科研课题,每年承担4-6项省厅以上课题。继续保持科研论文的稳步增长态势,努力提高论文和科技奖励的质量,每年发表三类以上科研论文10-15篇。

5、实习就业

大力开展招生宣传与就业宣传,加强就业引导,保障就业率水平和就业质量的稳步提升。进一步拓宽实习就业渠道,每年新增1-2个相对稳定、特色鲜明的实习就业基地,建立信息丰富的就业单位数据库,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就业指导活动。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鼓励本地就业、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强化与职业培训机构合作并积极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毕业生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游泳救生员、健身教练、营养师、户外拓展运动教练员资格证等职业技能培训,不断强化毕业生实习就业市场的开拓,努力提升学生适应市场的能力和适应职场需求的专业技能,优化毕业生就业结构和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6、校地合作

以服务社会为办学宗旨,深化学院与体育局、社区、学校以及企事业机关单位的深层次合作,把握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找出培养中存在的不足,促进学院教研水平的提高。利用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基地的优势,争取每年义务帮助各区县体育局培训30-5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发挥学院人才优势与智力资源,选派60-80名学生志愿者服务于社区各运动项目的培训以及各项体育赛事的志愿服务工作。

7、党建工作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继续深入推进“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并重,进一步推进党务公开、财务公开,规范权力运行,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提高民主科学决策水平;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八项规定,切实加强作风建设,认真践行“三严三实”要求,自觉学习《准则》、《条例》,强化全体教职工的廉政意识;同时,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求教师关心关爱学生,公平公正履行职责。

8、学生管理

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强化校园安全稳定意识,强化教学器材安全、教学训练安全、学生宿舍安全、学生交通安全、学生食品卫生安全等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强化对楼长、层长、宿舍长的层级管理和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的网格化管理。深入了解、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跟进、积极引导、务求实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保障措施

1、强化管理创新,落实规划任务。结合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部署和要求,建立健全与科学发展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和长效机制,按照学院发展规划,周密部署,层层落实,加强监督检查,圆满完成既定目标任务。

2、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营造百花齐放的体育氛围。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运动能力特点,组建相关运动项目代表队,进一步巩固舞龙、田径、篮球、体育舞蹈等优势项目,大力创建体育项目俱乐部,挖掘与推动网球、武术、手球等特色体育项目,努力创造青春、阳光、普及与竞技并存的的体育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3、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体育教学训练竞赛需要。深入贯彻教体艺厅[2004]6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的通知》和教体艺[2014]4号《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通知》精神,建议学校配备完善新兴课程所需场地设施,包括建设室内游泳馆,增加素质拓展、户外运动、高尔夫项目所需教学场地、器材,提高休闲体育专业、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技能培养,完善大学体育多样化、可选择、有实效的锻炼项目。

 

                                                    新澳门新葡萄娱乐

                                                 2016年08月30